根據美國彭博社的消息,今年前四個月汽車需求量達到了自1998年以來的歷史最低值,而通用汽車公司和大眾汽車公司都指望在中國這一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增加銷售量來抵消歐洲市場的損失。
中國汽車市場的情況也并非人們想象的那么樂觀,隨著汽車庫存數量不斷攀升,中國的部分汽車經銷商不得不面對大幅降價的風險。再加上緊縮的宏觀汽車政策和油價的不斷攀升的壓力,汽車的黃金時代要過去了嗎?
不過記者發(fā)現,在這樣的形勢下,東風裕隆銷售業(yè)績是令人艷羨的。2010年底才在杭州成立的東風裕隆,自去年9月底正式銷售第一款車納智捷,上市五個月便賣出了超過2萬輛,而正式銷售前接到的訂單就突破了一萬張。一些業(yè)內人士看來,2010年才踏入國內的汽車行業(yè)似乎為時已晚,各方面的競爭壓力使得后來者很難再分得一杯羹。但在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fā)眼里,汽車產業(yè)沒有先后,只有先發(fā)制人。
今日早報:2010年世界500強的東風集團再次牽手臺灣最大的汽車集團裕隆集團,成立東風裕隆汽車,算起來東風裕隆才成立一年多,這樣一個新生的企業(yè),市場的認可度如何?
吳新發(fā):我們的項目是2010年7月在北京簽訂的合約。2010年12月在杭州成立,注冊資本金27.5個億,東風和裕隆雙方各占50%的股份。我們希望通過兩岸華人合作,打造備受尊重的華系汽車,做到與其他汽車企業(yè)不同的理念,開創(chuàng)華系品牌,定位國際。
關于市場認可度,我們的銷量可以說明一些問題:從去年7月28日第一款車納智捷SUV下線,到9月底正式上市銷售之前,僅這款汽車的訂單就突破了一萬張。車子還未生產,就已經被訂走了,所以上市兩個多月就有7700多輛車被提走,來不及生產。
今年一季度營業(yè)額超過了16個億。到3月底,全國已經有超過65個汽車銷售網點,年底將發(fā)展到100家,達到80個億的營業(yè)額。
今日早報:作為汽車領域的后來者,東風裕隆怎么和其他早就占據市場的國際品牌相爭?
吳新發(fā):首先,我們的定位放在高端,把這作為邁入市場的切入口。其次是產品的投放,主要看中的是成長型的市場,這是我們目前的市場策略。
如果要說后來者怎么贏得市場的關鍵,那只有兩個字:創(chuàng)新。以創(chuàng)新先發(fā)制人。一個是產品創(chuàng)新,另一個是營銷服務的創(chuàng)新。在營銷方面,區(qū)別于傳統的汽車4S店,我們建立了汽車生活館,進行體驗式行銷。銷售模式上將乘用車和商用車并進,管理政策上運用行動管理模式等等。
今日早報:裕隆汽車在臺灣的市場占有率很高,但是到了大陸,原本的服務模式會不會有新的挑戰(zhàn)?
吳新發(fā):裕隆的管理經驗很成熟,這是優(yōu)勢,但到了大陸似乎在人才需求上有點跟不上,因為企業(yè)還在不斷擴大,對人才的需求量大,但是制造企業(yè)大多不會設在市中心,很難吸引到好的人才,這很矛盾。
還有最明顯的一點就是物流的挑戰(zhàn)。在臺灣區(qū)域較小,如果客戶零件需要更換,我們每兩小時發(fā)配一次,4小時內達到客戶手上。但到了大陸,幅員遼闊,要做到4小時達到是不可能的。比如最早的一批客戶中,有一位客人在新疆打電話到呼叫中心說自己需要換零部件,我們就帶著零件坐飛機送過去,雖然這個成本實在太高,但為了允諾的24小時內送達的服務,只好不惜成本了。
今日早報:最近一年,對于汽車行業(yè)來說是個挑戰(zhàn),全面緊縮的汽車政策,“油老虎”發(fā)威及各大城市的治堵限牌政策,這些并不利好的外部環(huán)境,對東風裕隆的業(yè)績有沒有什么影響?
吳新發(fā):大環(huán)境的影響肯定有,尤其去年開始,汽車已經結束了兩位數的增長,回落到個位數。全國有超過2000萬輛汽車的產能,而乘用車的需求量只有1000萬臺,有800萬至1000萬輛汽車是過剩的,這對所有的汽車制造企業(yè)都是挑戰(zhàn)。
今日早報:既然目前汽車消費市場熱度已開始消退,汽車產業(yè)又步入過剩,東風裕隆怎么應對2012這一戰(zhàn)?
吳新發(fā):我覺得還是得靠“智”戰(zhàn)吧。之所以將第一款車取名為“納智捷”,也有智慧汽車的意思。我們的優(yōu)勢就在于汽車的智能化,這個智能體現在駕駛的過程中,我們稱之為“移動中產生價值”。為此2012年我們準備努力做到三個24小時服務。首先是24小時呼叫服務,我們投入2000萬在杭州沈半路建立了呼叫中心。這個呼叫中心可以告訴車主最方便快捷的路線,比如規(guī)劃一條不堵車路線等等,此外還有安全的功能,比如車停在小區(qū)里,一旦有非鑰匙觸碰,呼叫中心就會接到信號,從而打電話通知車主。同時這個呼叫中心能夠提供專家服務,解答汽車的各方面疑問。還有兩個是24小時保姆服務和24小時拖車服務。
今日早報:汽車市場需求越來越多樣,東風裕隆有什么樣的戰(zhàn)略部署,依靠什么優(yōu)勢?
吳新發(fā):我想首先要保證SUV車型繼續(xù)走熱,靠產品差異化,除了產品本身還要強調差異化的服務,提供智能化服務。東風裕隆的誕生基于全價值鏈的合作,東風和裕隆相互取長補短的結果,東風的優(yōu)勢在于底盤和發(fā)動機技術,裕隆在于電子化技術與差異化銷售模式。今年四季度,我們還將推出3款新車,包括家庭轎車,頂級商務車等。在我們制定的5年事業(yè)計劃中,我們計劃推出8款新車,到2015年將突破營業(yè)額250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