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即營銷”,從事客戶服務與營銷管理近20年來,筆者一直在思考與踐行這個理念。重視服務,回歸服務的過程中,心里也漸漸篤定了一個信念:“做服務,要有信仰”。
如果我說,4S店的保安通過向客戶鞠躬,就能賣出汽車,你會相信嗎?
日本名古屋的雷克薩斯星丘店,以服務周到著稱,被稱為“King of LEXUS”(雷克薩斯之巔)。星丘店里,有位叫早川正延的保安。每當門前的車流中發(fā)現(xiàn)雷克薩斯車,早川就會微微調(diào)整自己的站姿,盡量面向車子的方向,深深地彎下腰,向行駛而過的雷克薩斯車行鞠躬禮。一天多少次呢?竟然有1000多次!鞠躬的度數(shù)是多少呢?是55度。
作為打進熱線的客戶,或許永遠不會知道,這看似簡單的問候,是全體客服人的服務信仰!
也許,沒有人會刻意關注這一句話,去在意它的語音、語調(diào)、語速,而作為客服人的我們,卻非常重視,因為“做服務,要有信仰”,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得以專業(yè)。
記得在一次行業(yè)沙龍上,深圳呼叫中心協(xié)會的廖會長曾經(jīng)說過:“呼叫中心是一個以秒計的地方。”
聽完,心頭一陣感動不已,感同身受!
是的,為了讓更多客戶的服務可以被接起,讓更多客戶的問題能夠快速響應、迅速解決,這里有無數(shù)個以“秒”為時間單位的指標,這些指標,就是我們這些做客服工作人的信仰。
不止如此, 在餐飲業(yè),提到服務,幾乎沒有人不會想到“海底撈”,甚至“海底撈”式的服務,已經(jīng)成為跨行業(yè)服務對標的標準,例如“打造海底撈式的服務”。
2009年,黃鐵鷹主筆的“海底撈的管理智慧”成為《哈佛商業(yè)評論》中文版進入中國八年來影響最大的案例,一夜之間,幾乎中國所有的商學院都開始講授海底撈。
再來一起想象:在海底撈的服務廣為流傳之前,如果我們是隔壁另一個餐廳的老板,更有可能為這些創(chuàng)新服務送上大拇指點贊,還是冷笑一聲呢?面對諸如隔壁老板的冷笑,如果沒有堅定的服務信仰,這些現(xiàn)在廣為流傳看似自然的服務,或許,早就被磨滅在合理性的口水中了。
“做服務,要有信仰”,在客戶看不到的那個熱線中心、那個聊天窗口背后的在線服務中心、那個不在同一個城市的遠程支持中心,有一群客服人正在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標準,復雜的流程,極速地運轉(zhuǎn)著。為了讓一線的服務水平穩(wěn)定有序,背后還有“運營”、“質(zhì)檢”、“培訓”、“系統(tǒng)運維”團隊,在默默保駕護航。也許,對客戶僅僅是一次不經(jīng)意的體驗,對我們卻是絲毫不敢松懈,是更快、更好、更有溫度。
做服務,要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