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人時時刻刻考慮的就是如何能夠最大化的實現銷量、市場份額、品牌美譽度等各項技術指標,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普天之下,每天有不計其數的營銷人在為銷售指標的完成而四處奔波,殫精竭慮!真正象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 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許多人說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做營銷,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做營銷。可見,營銷是一個讓人愛恨交織的職業(yè)。選擇了營銷,人生的意義可以比別人領悟更多。那么哲學對于營銷有什么關系呢?現代營銷從中國傳統(tǒng)式樸素哲學中又能夠得到怎么樣的哲學啟示和力量源泉? 
    1、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 
    世界是統(tǒng)一性的,世界萬物都有相同的產生,發(fā)展和滅亡的過程,但是世界更是多樣性的。西方哲學思想也說過“人不能同時踏進相同的兩條河流里”,這就是說明了世界萬物的個性是最重要的。老子的道的觀念就是要告訴后人,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內在的道,這個道今天理解起來就是內在的規(guī)律性和個性的差異化! 
    這樣,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對營銷人員的啟示已經很明顯了。世界是相通的,但是世界又是差異的,和充滿個性差異的有機組合體。產品的不同,行業(yè)的差異,雖然說道營銷本身的規(guī)律是相通的時候,其實營銷人更多的應該關注產品、企業(yè)、行業(yè)的差異化。因為世界的本質是多樣性的。所以,我們在面對一個企業(yè)和行業(yè),產品時應該首先學會的是把自己做空,流行的說法是歸零!一味的模仿或者照搬照抄的結果必然是想當然的失敗!這在營銷行業(yè)舉不勝舉! 
    世界是不同的,因此,營銷人的理性、冷靜和虛心是超越于所謂的激情和理想的!世界是不同的,我們因對象不同而表現出不同。通曉了天地之間的道,就能夠更好的駕馭身邊外物,就可以避開更多的相似的陷阱,無謂的失敗和資源消耗減少了,對社會和人類的貢獻自然能夠增加!利國利民。 
    2、世界的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 
    矛盾論深刻的揭示了這個世界內在的本質和驅動力,那就是紛繁復雜的表現背后是事物內在的矛盾的此消彼長,正因為有了力量對比的差異,才會驅動著每一個矛盾統(tǒng)一體不斷的運動,運動的方向是向前還是向后,主要看矛盾雙方的那一方占了上風!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因此,矛盾的永不停息是矛盾的本質所在。 
    許多營銷人員在處理一些問題時,往往過于樂觀,或者考慮的因素過于單一,或者不會考慮事物發(fā)展的階段性。對待經銷商問題是很多營銷人最容易犯錯誤。當需要把經銷商扶上絕對重視的地位的時候,不懂得給以最大的支持或者鼓勵,使得經銷商固有的優(yōu)勢,比如資金,網絡,人員,經驗等沒有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但是當經銷商忠誠度已經明顯下降,好景不再的時候,不能當機立斷,去尋找到候選客戶或者通過有效的制衡和降低經營的風險!從而,在渠道管理的路上越走越遠,大好河山被白白葬送,令人震耳發(fā)聵!扼腕嘆息。 
    這個世界是矛盾的,廠家,商家的關系錯綜復雜,敵人,朋友每天都在彼此的力量對比和變化之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居安思危,憂患意識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因為矛盾的無處不有,所以,對于任何問題都不可以掉以輕心,不要陰溝翻船!矛盾又是無時不在的,所以,對于合作方的變化要非常敏銳的感覺,生意場上的事情都是真真假假的,所以單純的把客戶的承諾當成了救命稻草就顯得過于天真了!    因為利益的交織,營銷人員對于變化的發(fā)現和預見非常重要,凡是預則立,不預則費。說輕一點是利益之爭,說大一點真的象孫子兵法所說的“存亡之理”,對于矛盾的變化不得不查了! 
3、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生、成長、成熟和滅亡的過程 
    許多營銷人員通常不愿意在小企業(yè)里面呆,凡事都想進知名的大企業(yè),要搞大營銷!其實,無論現在是多么大的企業(yè),在一開始都是從無到有發(fā)展過來的。因此,凡事容易對企業(yè)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并且逢人便說,自己是XX企業(yè)的XX經理!讓企業(yè)的光環(huán)來輝煌自己,連傻瓜都會,但是真的到了單打獨斗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的能力跟小公司的人比差了一截!所以,有一句并不十分恰當的說法“一個知名的品牌大樹下,總寄生著一批不思進取的業(yè)務員!” 
    許多營銷經理錯誤的以為企業(yè)的資源就是自己的資源,個人的產生,成長和成熟的過程簡單的照著大企業(yè)的樣子模仿,最后的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許多營銷經理人創(chuàng)業(yè)失敗就說明了企業(yè)和個人擁有的資源是不同的,在其位,謀其政,得其利,當自己一旦離開了自己熟悉的崗位或者區(qū)域之后,就要把自己的一切想法歸零,從自身真正擁有的實際資源出發(fā),找到自己的真實定位,然后向小事物如何成長為大事物的過程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實現把自己做大,把企業(yè)真正做成大樹的目標! 
    不要盲目的去崇拜大企業(yè),很多人在大企業(yè)中呆的時間長了,自然而然感覺賺錢可以這樣容易,高薪也不過如此,其實在一個相對模塊化清晰和流程明確的大企業(yè)當中,接觸到整個業(yè)務實際的部分還是很有限的,因此,對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難免會產生想當然的想法。小企業(yè)做事,大企業(yè)做人。這種說法確實不假。如果想將來當老板,那么就選擇一家有潛力的小企業(yè),產品,營銷,管理都不錯的地方好好呆幾年,自己想做什么就能夠輕易實施的;如果想找家大企業(yè)學習一些管理,那就找棵大樹好乘涼! 
    4、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中國人的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當中深藏著偉大的思想。以前勸說彼此不要做事做的太絕,有一句告誡大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意思說,對立的雙方力量上此消彼長是很難說的,今天你是王,明天稍有不慎,就可能淪為階下囚了。所以,營銷人無論平時沖鋒陷陣如何勇敢,留條后路給自己是必須的。 
    營銷也是如此,被你撤銷代理權的經銷商可能過了兩年又成為你到了另一個企業(yè)的座上賓,因此如果前期的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妥善解決,往往會仇人見面,分外眼紅?;蛘吒械椒浅5膶擂危‘敵鯁栴}的處理不慎,成了自己日后工作的絆腳石,因此,營銷人員要深知現在世界變化快了,不是三十年一個乾坤倒轉,而是三年了,所謂“三年河東,三年河西”,這就要求營銷人員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要非常妥善的解決企業(yè)與客戶的遺留問題,“君子絕交,不出惡言”是對經理人的最基本要求!營銷人不能跟企業(yè)或者企業(yè)不能跟客戶在一起合作,更多的是雙方合作的前提或者利益找不到共同點了,并不是個人自身又什么人格缺陷所致!明白了這一點就要做到好和好散的分手工作。因此,包括客戶前期的費用報銷,存貨的回收,處理的速度,都要妥善的通過換位思考來盡快解決。 
    人的生命不是1年2年,而是70年,80年,如果加上來生,應該是幾百年了,所以,道路有限,難免會抬頭不見低頭見,留條后路給自己備用,斬盡殺絕的最后結果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有綿延不斷的以德服人方是讓自己路子越走越寬德正途!     5、牽牛要牽牛鼻子的主要矛盾論! 
    古希臘的先哲在考察空氣的組成時,發(fā)現了空氣中氧氣和氮氣的2/8法則,繼而推演出在很多情況下都適用的2/8規(guī)律。就是在一個矛盾體中,很多時候,20%數量的矛盾基本上可以決定這個矛盾體最后80%的結果,因此在任何一個矛盾體中對于這20%的矛盾因素的關注要遠遠大于對其他80%矛盾因素的關注。 
    這就是毛澤東說過的牽牛要牽牛鼻子的主要矛盾論,中國人善于總結,但是卻往往側重定性;老外則能夠把主要矛盾用百分比表現出來則說明他們更善于定量,不能不佩服他們的數學能力和抽象能力! 
    在區(qū)域里面,也存在著20%客戶貢獻80%銷售的事實,不信你可以靜下心來統(tǒng)計一下;區(qū)域的產品銷售中20%的型號貨號貢獻了80%的銷量,不信你再計算一下。所以,營銷人員的工作就是把80%的精力放到20%的客戶和品項上去,并且通過加強促銷和客戶服務來實現他們的貢獻最大化! 
    時間管理也是如此。80%的時間來處理20%緊迫而且重要的事項,其他20%的時間去解決其他的事情。所以,只有自覺的根據規(guī)律去安排自己的工作重點,業(yè)績才會出其不意的飛速上升! 
    營銷的問題無非就是要解決人的問題,人的問題,人與環(huán)境的問題,說到底就是哲學的問題。學習一點哲學思想,自覺的通過規(guī)律去改造自己的工作,生活,營銷人員,你的明天會更好!